
4006-336-036
远在千里之外的重庆大融城购物中心,90 后女生小徐利用等待朋友的空暇,坐上了休息区的一台共享按摩椅,掏出手机熟练地扫码支付,一边享受着 " 筋骨舒展 ",一边用按摩椅自带的充电端口为手机充电。
这些共享按摩椅名为 " 头等舱互联共享按摩椅 ",都是出自按摩椅领军企业头等舱互联科技之手。目前头等舱互联在国内市场投放数量超过 3 万台,遍布全国各大城市机场、高铁站、购物中心、电影院等公共场所,风行共享按摩椅江湖。
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,从 Airbnb 到 WeWork," 共享经济 " 的概念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作为消费升级代表产品之一的按摩椅,也借助共享的风口迎来 " 第二春 ",各路诸侯悉数杀入,意欲从中收割市场红利,分得一杯大羹。要知道,国内按摩椅市场每年有百亿级规模,而共享按摩椅更是扮演着市场加速器的角色。
身处消费升级之下,品牌云集的激烈竞争中,头等舱互联不模仿,不打价格战,始终坚持以产品质量为主导,长期保持了高于行业的增长。
从表面上看,共享按摩椅行业门槛低、易复制,因此一些品牌在资本的 " 加持 " 之下跑马圈地,试图迅速收割用户碎片化时间。殊不知,要想真正笑到最后,绝不是单纯靠砸钱就能解决," 椅子 " 背后的综合实力才是硬道理。
不同于家用按摩椅,共享按摩椅的投放场景是公共场所——产品使用频次高、用户体验要求高。这使得产品要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让用户 " 爽 ",因此非常考量产品的功能和按摩精准度。更为重要的是,共享按摩椅的质量决定了整个行业的形象,一旦出现严重安全事故,对于市场将是致命的打击。